中国的学者们喜欢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之中,分帮立派这是向来的传统。在同一个圈子中,大家有着共同话语,彼此心领神会,心有灵犀。很少有人试图把自己的思想介绍给圈子之外的人,而当某些“外行”对他们的言行举止发出疑问之时,鄙视的神色便毫无遮拦地挂在了脸上:“这个你也懂?”
近代科学技术从西方传入中国虽然也就是一二百年的事,但不幸的是,科学界似乎也沾染了这样的习气。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普及之上。
我们缺乏原创的科普佳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常的解释是由于我们科技水平的落后,所以我们无法产生高水平的科普作品。这很令人费解,难道科学普及仅仅是向公众讲述科学技术最前沿的进展?或者说是向他们兜售一些谁都敢说而又谁都说不清楚的东西,以迎合他们的好奇心?显然,这样的解释无法令人满意。
真正的原因当然很多,这里要谈的只是一个方面,也就是上面所讲到中国学者们惯常的自我封闭。中国有时间从事科普创作的科学家们很少想到要走出自己所处的圈子。因此,他们的科普作品或者是普通读者无法看懂的天书,或者是在板着面孔灌输一堆教条。高高在上的姿态很容易让人想起古代私塾的老学究在教训顽劣不化的顽童。
事实上,科学的普及不是一个单向的灌输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交流过程。它首先是一个创作者自己与自己交流、碰撞与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创作者对他视野中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更有他对科学及科学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其次在这样的基础上,还需要科普作品与普通读者的沟通,读者能在创作者思路的导引之下,在明白科学知识的同时领悟到科学的真谛。后者是科学普及的目标,也是评判一部科普作品优劣的标准。如果一名科普作家只会俯视他的读者,他肯定不是一名好的科普作家;而一部科普著作恰似死板的教科书,也肯定不会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漫长的路》是国内少有的能够独辟蹊径的科普作品。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这样一个老套的话题,作者的构思和行文令人耳目一新。以大熊猫———这一目前最为珍稀的动物之一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为线索,作者讲述了一连串曲折、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是零散的、跳跃的,但是在宏扬科学探索的精神及提醒人们更加关注我们生存的世界的主题之下,它们又显得连贯和一气呵成。
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广博的知识面,17年风霜雪雨得来的经验没有让作者变得故作深沉和充满学究气。没有丝毫的说教,有的只是平白和朴实的描写。那些山花烂漫的山岭、清澈透明的溪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的亲切和自然,而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乐观豁达、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读来尤其令人感奋。
与普通人的生活历程相似,科学家们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历程中同样是有血有肉、有欢乐有悲伤的。他们之所以与众不同,正是由于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怀疑一切和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执著。令更多的普通人体察到这一点比普及简单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也更是说教式的科学普及所无法完成的使命。